為喜愛藝術的您,提供最美好的體驗。 │leutonart@gmail.com │  +886-4-2407-0709 │
  • 首頁
  • 歷屆展覽
  • 藝術家介紹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藝畝田
图片
對話饒松青之一:看不盡的風景

發表時間:2011-02-18     來源:北京商報 本網訊(本報作者/叢曉燕)

  我始終堅持在東方的文化氣質裡面尋找某種可以延伸的情感表達,也在考慮東方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到底有多大的可塑性與可能性,東西方繪畫在藝術理念上有很大的差異性,東方繪畫強調情懷的轉述,借物詠懷、寓情於景等手法皆是藝術家在傳達自身的一種生存感受與內在人格。

图片










《風景》系列之三

图片










藝術家個人照

記者:相比以往的《風景》系列作品以點、線為主要架構,色彩運用方面選擇了單一的灰黑調子。近期的新作品系列《消逝的風景》,無論用色還是繪畫對象的具體闡釋,都要更加豐富並具有層次感。

  饒松青:這是兩種反差極大的繪畫語言形式,但卻完整地描述著我藝術生活的兩個方向。我始終在堅持“雙線並行”的藝術創作思想,這兩種風格在視覺上的衝突很大,但卻擁有統一的脈絡,兩條線索形成各自的語言方式,最終表達的是共同的主題。早期的作品基調晦暗,作品中流露出苦悶、焦慮、孤獨的生命形態,它呈現了個體生命在一個價值多變、命途多舛的時代,內心的惶恐與不適。作品中的孤獨感不僅是一種情感的孤獨,還有對未知的好奇與無助,對命運無可把握的茫然無措,這是一種體驗“存在”本質的“孤獨”。
  近期的《消逝的風景》系列作品亮麗淡雅。時而燦爛,時而淒冷,同時兼備東方的線條和西方的點彩。作品強烈呈現出屬於東方藝術家的美學根源與嚮往,這是陶淵明式的東方文人情結,也是一種在矛盾中求證自我內心和諧的生命訴求。

  記者:從繪畫語言的表達形式上,您如何看待這兩條創作線索?

  饒松青:在藝術形式上,這兩種看似反差很大的作品實質互相矛盾、互相補充。它同時展現了我內心的現實與夢想,可以看成是一件完整的觀念作品。 “藝術是生活的味精,多了矯情,少了寡淡無味。”

  記者:早期作品裡對點與線的著重強調是一種形式上的刻意抽離嗎?

  饒松青:這與我當年在圓明園時期的生活感受相關,北京的冬天干燥而冷清,樹木的枝枝杈杈使得整個氛圍顯得分外蕭瑟,會讓人產生無論在哪個角度看都會無限延伸的疏離感,如同你看遠處會有一個終點,但越往前行,終點便越前行不止,永遠無法靠近,我只不過是用繪畫中的點線方式將這種概念提純出來。

來源:http://news.99ys.com/20110218/article--110218--57439_1.shtml

回上一頁

韋瑞畫廊
台中市大里區東興路528號
+886-4-24070709
leutonart528@gmail.com

COPYRIGHT © 韋瑞畫廊 WEIREI GALLERY
24小時華人線上藝術博覽會

PCHOME 網路商店